山西陽城陽泰集團義城煤業有限公司“4·1”一般運輸事故調查報告
山西陽城陽泰集團義城煤業有限公司“4·1”一般運輸事故調查報告
2019年4月1日16時50分左右,山西陽城陽泰集團義城煤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義城煤業)3407(上)回風順槽發生一起運輸事故,造成1人死亡,事故直接經濟損失99萬元。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煤礦安全監察條例》、《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4月2日,山西煤礦安全監察局晉城監察分局組織陽城縣公安局、總工會、應急管理局、能源局等部門組成山西陽城陽泰集團義城煤業有限公司“4·1”一般運輸事故調查組(以下簡稱事故調查組),并邀請陽城縣監察委員會派員參加。事故調查組下設技術、管理和綜合組,并聘請有關專家組成專家組協助調查。
事故調查組按照“科學嚴謹、依法依規、實事求是、注重實效”的原則,通過現場勘察、調查取證、專家論證、技術認定及綜合分析,查清了事故發生的經過、原因、人員傷亡和直接經濟損失,認定了事故性質和責任,提出了對事故責任人和責任單位的處理建議,以及防范和整改措施。
一、事故單位基本情況
(一)陽城縣陽泰集團實業有限公司概況
陽城縣陽泰集團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陽泰集團)位于陽城縣西河鄉郭河村陵沁線5號,公司成立于2005年10月,是由陽城縣人民政府、陽城縣城鎮集體工業聯合社、山西煤炭運銷集團陽城公司共同出資組建而成的地方國有企業,三家出資比例分別為59.5%、30.6%和9.9%。公司營業執照由陽城縣工商行政管理局頒發,注冊號為“140522100001704”,營業期限自2005年10月18日至2025年10月18日。公司安全生產許可證由山西煤礦安全監察局頒發,編號為“(晉)MK安許證字〔2017〕DQ015Y2B2”,有效期自2017年12月2日至2020年121日。
陽泰集團目前業務涉及煤礦建設投資、企業管理、安全技術信息咨詢服務、接受委托對受托資產的管理、零售煤炭、礦用物資、機電設備建材等,下有山西陽城陽泰集團竹林山煤業有限公司、山西陽城陽泰集團屯城煤業有限公司、山西陽城陽泰集團義城煤業有限公司、山西陽城陽泰集團伏巖煤業有限公司、山西陽城陽泰集團西馮街煤業有限公司、山西陽城陽泰集團尹家溝煤業有限公司、山西陽城陽泰集團晶鑫煤業股份有限公司、山西陽城陽泰集團晶鑫煤業股份有限公司武甲分公司、山西陽城陽泰集團白溝煤業有限公司、山西陽城陽泰集團小西煤業有限公司、山西陽城陽泰集團宇昌煤業有限公司、山西陽城陽泰集團西溝煤業有限公司12家煤礦企業。集團公司設有董事會和監事會,在冊職工12000余人,建立了以董事長為組長,總經理、總工程師和分管副總經理為副組長,各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安全管理機構。成立了安全生產調度指揮中心、安監部、生產技術部、質標辦(機電部、防治水部)、通風部、信息監控中心、人力資源部(培訓、職業衛生部)等7個安全生產部室。
集團所屬礦井主采煤層為3#煤,安全許可總生產能力990萬噸/年。2018年,集團公司生產原煤757.86萬噸。
(二)義城煤業基本情況
1.礦井概況
義城煤業位于陽城縣町店鎮義城村,隸屬于陽泰集團,屬地方國有企業。該礦始建于1989年10月,為資源整合礦井,整合后井田面積8.1493km2,生產能力90萬噸/年,批準開采3#—15#煤層,現開采3#煤層。該礦為高瓦斯礦井,水文地質類型中等,3#煤層不易自燃,煤塵無爆炸性。
2.持證情況
該礦井為證照齊全有效生產礦井,采礦許可證證號:C1400002009111220045383,有效期自2012年6月6日至2024年6月6日;安全生產許可證證號:(晉)MK安許證字[2019]D021Y6B4,有效期自2018年9月5日至2021年9月4日;企業法人營業執照證號:9114000055659924X0,有效期自2010年6月22日至2024年6月6日。
3.安全管理機構設置情況
義城煤業配備有礦長、總工程師、安全副礦長、機電副礦長、通風區長、防治水助理、通風副總工程師、機電副總工程師等礦級領導,設有安全科、調度室、通風抽放科、技術科、機運科、地測防治水科、質檢科、安標辦、總工辦、職衛科、監控中心、應急辦等職能部門,設有綜采隊、綜掘隊、裝備隊、機運隊、探水隊、通風隊、抽放隊、救護隊、機電隊、機修車間等隊組。
4.各系統基本情況
(1)開拓開采系統
礦井采用斜-立井混合開拓方式,現布置有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風立井三個井筒。主斜井擔負礦井的原煤提升任務,副斜井擔負礦井的輔助提升任務,回風立井為專用回風井,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風立井均為礦井安全出口。目前井下布置有1個綜采回撤工作面和1個綜采安裝工作面,2個綜掘工作面,2個交替作業開拓工作面。
(2)通風系統
礦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風方式,機械抽出式通風方法。主斜井和副斜井進風,回風立井回風。回風立井安裝有FBCDZ21型主要通風機兩臺,一臺工作,一臺備用。總進風量為5950m3/min,總回風量為6150m3/min。
(3)提升運輸系統
礦井原煤提升采用帶式輸送機運輸,在主斜井裝備DTC80/30/2×160S型帶式輸送機一部,擔負整個礦井的原煤提升任務;井下主要皮帶巷采用DTL100型帶式輸送機運輸。
礦井物料和設備運輸采用礦車、平板車裝運,在副斜井安裝有JTP-1.6*1.2型單滾筒纏繞式提升絞車一部,擔負礦井材料、設備的出入井運輸。井下軌道運輸巷安裝有JWB2.5/1型無極繩絞車和SQ80/110B型無極繩連續牽引車,擔負材料運輸任務。副斜井井筒內安裝有RJY30-18/397型架空乘人裝置一套,擔負礦井人員運送任務。
(4)排水系統
礦井采用單水平開采直接排水系統,副井底設有兩個水倉,主水倉700m3,副水倉300m3,中央水泵房安裝有三臺MD155-30×5型耐磨多級離心泵,其中一臺工作,一臺備用,一臺檢修。
(5)瓦斯抽放系統
礦井抽放系統為高低負壓雙源抽放系統。高負壓系統選用2BEC52型抽放泵兩臺,一臺工作,一臺備用,配套電機功率200kW,額定吸氣量178m3/min,額定轉速260r/min;低負壓系統選用2BEC42型抽放泵兩臺,一臺工作,一臺備用,配套電機功率132kW,額定吸氣量128m3/min,額定轉速390r/min;高負壓系統用于實體煤層超前預抽,低負壓系統用于綜采工作面上隅角及采空區抽放。
(6)消防防塵系統
礦井消防防塵系統采用靜壓供水,地面建有1個容量為600m3靜壓水池。由副斜井敷設Φ108mm管路入井,在皮帶大巷敷設Φ80mm支管,在運輸大巷和三級回風巷敷設Φ70mm支管,每50m安裝一個閥門,并在相應位置按規定設置自動噴霧和手動噴霧裝置,在各轉載點設置自動噴霧灑水裝置;采掘工作面和一、二級回風巷敷設Φ50mm支管。
(7)供電系統
礦井采用35KV雙回路架空線路供電,其中備供來自固隆110kV變電站,主供來自町店110kV變電站,線路均采用架空敷設的方式。
(8)六大系統
①安全監控系統
礦井安裝KJ120(A)型安全監控系統,目前井上下共安裝KJ120—F型監控分站25臺,在各作業點及重要場所安裝有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各類傳感器。對井下各地點的瓦斯、風速、溫度、CO等進行全面監測。
②井下作業人員定位系統
采用KJ602型井下人員定位系統實現井下定位。安裝50臺人員定位識別分站,各出入井口、井下各采掘面重點區域、巷道分支都安設了分站,并實現了聯網運行。
③通訊聯絡系統
礦井現裝備上海西門子數字程控通信系統HiPath3800型數字交換機1臺,KTH—123型本質安全型電話機154門,KTK113型礦井廣播通訊系統70臺,還裝備了KTW125-K型礦用廣播通信系統和KTW125-K型無線通訊系統,用作輔助通信。
④壓風自救系統
在地面空壓機房安裝有BLT—100型空氣壓縮機2臺,每臺供氣量10.8m3/min,電機功率75kW,安裝有MOGF42/8-250G型和MOGF32/8-185G型各1臺。主管路采用¢108mm無縫鋼管,敷設在主要運輸和皮帶大巷,管路長度共計4200米;支管路采用¢76mm無縫鋼管,敷設在各采掘工作面和采區巷道,管路長度共計5000余米,在井下各地點安裝有壓風自救裝置。
⑤供水施救系統
各采掘工作面每間隔50m安設一個三通閥門,距回采、掘進工作面25—40m范圍內安裝有供水施救裝置。
⑥緊急避險系統
礦井井下建有一座額定人數100人的永久避難硐室和兩座額定40人的臨時避難硐室。
(三)事故地點及相鄰區域基本情況
1.事故地點基本情況
根據詢問和現場指認,并結合事故現場勘察,事故發生地點為3407(上)回風順槽距回風巷口112米處,該順槽用于存放3401(下)回撤工作面剩余的液壓支架。
3407(上)回風順槽沿煤層頂板布置,順槽外端長度254m,矩形斷面,斷面為寬4.2m×高2.8m,巷道永久支護采用錨網支護,錨索補強;錨桿采用MSGLW-335/20型,無縱肋螺紋鋼式樹脂錨桿金屬桿體,錨桿型號φ20×2000mm,頂板錨桿間排距為900mm×800mm,每排5根;巷幫錨桿間排距為730mm×900mm,每排每幫4根,錨索采用SKP15-1/1860型,規格為:φ15.24×8300mm,呈“三花眼”布置,排距為2.7m,其中一排布置兩根錨索(位于頂板兩側,距兩幫的間距為1000mm),另一排布置一根錨索位于前一排錨索中心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