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華科安踏建筑機械有限公司“9.5”物體打擊事故調查報告
2016年9月5日11時32分,大連廣播電視大學劉先生報告:“2016年9月5日10時左右,大連筑成建筑設計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在大連廣播電視大學南教學樓外墻保溫施工作業過程中,1名工人被高空墜物砸到并導致死亡。”
接到大連廣播電視大學(以下簡稱“廣播大學”)的報告后,依據《大連市貫徹國務院<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實施辦法》(大政發〔2007〕93號),大連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會同市公安局、市總工會、市建委安監站對事故展開調查,同時聘請專家參與了事故調查;事故調查組還對企業主體責任落實、應急響應處置等情況展開了調查。通過現場勘察、調查取證、專家技術分析報告、公安尸檢報告和綜合分析,查明了事故發生的經過、原因、死亡人員和經濟損失情況,認定了事故性質和責任,提出了對有關責任單位及責任人的處理建議和事故防范及整改措施,本起事故直接經濟損失:人民幣75 萬元。現將事故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事故涉及單位及工程建設的基本情況
(一)事故涉及單位基本情況
1.大連華科安踏建筑機械有限公司(事故發生單位,以下簡稱“安踏公司”),2013年7月12日在大連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登記;法定代表人:董洪華;營業期限:至2033年7月11日;經營范圍:建筑工程機械、吊籃銷售、租賃等。
持有大連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頒發的《組織機構代碼證》和大連市建筑安全監督管理站頒發的《大連市高處作業吊籃施工登記證明》。
2.大連筑成建筑設計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工程總承包,以下簡稱“筑成裝飾公司”),1985年8月22日在大連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登記;法定代表人:孟繁凱;營業期限:長期;經營范圍:建筑工程設計,建筑工程裝飾裝修等。
持有遼寧省建設廳頒發的《安全生產許可證》和遼寧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頒發的《資質證書》,建筑裝修裝飾工程專業承包貳級。
3.沈陽建筑大學建設項目管理公司(監理單位,以下簡稱“沈陽建筑管理公司”),1993年3月31日在沈陽市沈河區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登記;法定代表人:劉承憲;經營期限:長期;經營范圍:建設項目管理;建筑工程及市政公用工程監理等。
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頒發的《資質證書》,房屋建筑工程監理甲級;持有埃爾維質量認證中心頒發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4.大連廣播電視大學(建設單位,以下簡稱“廣播大學”),持有大連市事業單位登記管事局頒發的《事業單位法人證書》;法定代表人:高博;業務范圍:專業培訓、科學研究及學術交流;舉辦單位:大連市人民政府;有效期至2020年1月29日。
持有大連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頒發的《組織機構代碼證》。
上述安踏公司、筑成裝飾公司均未開展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工作。
(二)工程立項及招標情況
1.立項情況:2014年10月31日,廣播大學向大連市財政局上報《2015年部門預算編制報表》,提出教學南樓外墻保溫的預算。
2015年2月4日,廣播大學收到《大連市財政局關于批復2015年部門預算的通知》(大財指教〔2015〕2號-12)。
2015年4月23日,廣播大學校長辦公會同意總務處的教學南樓修繕維護方案。
2.招標情況:2016年5月11日,廣播大學委托大連水木工程管理公司負責工程招投標,雙方簽訂了《委托采購協議書》;2016年5月23日,筑成裝飾公司收到《中標通知書》。
(三)工程合同簽訂情況
1.2016年7月8日,廣播大學與筑成裝飾公司簽訂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
2.2016年7月18日,廣播大學與沈陽建筑管理公司簽訂了《建設工程監理合同》。
3.2016年7月10日,筑成裝飾公司與安踏公司簽訂了《高處作業吊籃租賃合同》。
(四)工程建設情況
廣播大學教學南樓外墻保溫改造工程于2016年7月19日開工,工程內容有教學南樓外墻保溫、屋面防水、更換鋁合金窗及防護欄等,施工單位為筑成裝飾公司,外墻保溫使用安踏公司提供的電動吊藍,至2016年9月5日,工程施工已經完成,施工現場正在進行衛生清掃和電動吊藍拆除等作業。
(五)電動吊藍安拆的方法、要求
《高處作業吊籃安裝、拆卸、使用技術規程》(JB/T11699-2013)規定,電動吊籃拆卸應遵循“先裝的部件后拆”的原則,電動吊籃安裝順序為先組裝吊桿(即前、中、后梁),然后將吊桿穿入前、后支架的方鋼管內,接著將上支架及加強鋼絲繩安裝到位,再將承重鋼絲繩伸出墻面投放下去,最后將支架定位并安放配重塊到后支架上。
電動吊籃懸掛機構前、后支架下配有滾輪,用來移動懸掛機構。《高處作業吊籃安裝、拆卸、使用技術規程》規定,拆卸電動吊藍,應將懸掛機構移到遠離臨邊作業位置后,再進行懸掛機構的分解和拆卸。
(六)涉及人員有關情況
劉軍強(事故中死亡),男,漢族,河南省商水縣人,1985年4月16日出生,身份證號碼:412723198504167750,經筑成裝飾公司施工人員高紹華介紹到廣播大學教學南樓改造工程項目部工作。
二、事故發生經過、救援、善后處理情況
(一)事故發生經過
按照筑成裝飾公司廣播大學南教學樓外墻保溫項目現場負責人孫維峰的安排和要求,2016年9月5日,安踏公司法人、經理董洪華安排陳洪喜、張小東、婁小峰、魏玉順和2名力工(姓名不詳,當天早上從辛寨子勞務市場臨時招用)拆除廣播大學南教學樓西側屋面上的電動吊藍,5點30分施工人員到達現場,董洪華對施工人員口頭教育后,大家開始工作,陳洪喜等首先將9月3日卸下并堆放在南教學樓南面廣場的物料裝車運走,8時左右,張小東、婁小峰、魏玉順和2名力工到南教學樓9樓屋面拆卸電動吊藍,陳洪喜則在地面負責摘勾并警戒。張小東、婁小峰、魏玉順和2名力工到9樓屋面后,張小東負責指揮吊車,婁小峰、魏玉順各帶1名力工,2人一組,按照先南側、再西側、后北側的順序,開始拆卸電動吊藍。
同日,孫維峰又安排項目部勞務人員高紹華、劉軍強等在電動吊藍拆除作業區域內實施衛生清掃和清理外墻保溫工具作業,孫維峰未將作業區域內屋面有拆除電動吊藍作業的情況告知高紹華、劉軍強等。
10時左右,魏玉順和力工在拆卸北側最東端的電動吊藍杠梁時,前梁從中梁筒套中滑出、墜落,擊中在地面收拾外墻保溫工具的項目部勞務人員劉軍強頭部,導致事故發生。
(二)事故救援及報告情況
劉軍強被砸后,在附近清掃衛生、清理工具的項目部勞務人員高紹華、吳帥濤等聽到喊聲,迅速跑到現場,高紹華讓吳帥濤趕快打120電話,沒有多久,120急救車就趕到現場,在對劉軍強檢查后,告知人已經不行了,你們報警吧,隨后120離開。
9時左右,董洪華接了一個電話,在交待陳洪喜、張小東、魏玉順等人注意安全后,離開了電動吊藍拆卸現場;10時30分左右,接到魏玉順告知“工地出事了”的電話后,開車趕回施工現場,返回時120救護車已經在現場了。
事故發生前,正在南教學樓2樓安排人員打開各教室窗戶的筑成裝飾公司項目部現場施工負責人孫維峰,聽到“出事了”喊聲后,就向樓外跑(出樓時看到120急救車剛要進學校大門),到現場時看到傷者頭部被砸碎,立即向項目部負責人王飛電話報告,王飛接到電話后,向公司經理趙科研電話報告,接到電話后,王飛、趙科研陸續趕到現場。
廣播大學總務處長劉永新接到本處工作人員欒玉晶“處長施工現場出事”的電話后,立即趕往現場了解情況后,當面向分管校長房佳匯報了情況,按校長要求,劉永新向大連市安監局報告了事故情況。
(三)事故的善后處理情況
事故發生后,安踏公司、筑成裝飾公司主動做好事故遇難人員家屬安撫和賠償等工作,目前與遇難者家屬已簽訂賠償協議,賠償工作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