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存在缺陷,轉子嚴重磨損
??? 【簡述】2009年03月16日至10月18日,某電廠3號機組進行168小時試運。10月18日23時04,停機備用。進行機組檢修時發現低壓I轉子出現嚴重磨損。
??? 【事故經過】2009年03月16日,3號機組開始168小時試運,至10月18日機組一直在網運行。10月18日23時04分,停機備用。11月06日14時30分,進行2號軸承上瓦解體檢查,揭開中壓缸與低壓缸軸承座內高中壓轉子與低壓I轉子對輪防護罩時,發現低壓缸側上護板脫落、下護罩殼整體脫落,且下護罩前護板脫落,低壓I轉子軸頸共有三處嚴重磨損。
??? 【事故原因】
??? 1. 汽輪機制造廠關于對輪防護罩的結構和安裝方式設計不合理,制造質量不良。該型汽輪機中低對輪防護罩為上、下兩半結構,每半由三塊厚度為2mm的鋼板焊接而成,上半罩殼由兩側支板固定在軸承箱中分面上,下半部罩體由上半部罩殼兩側護板上的各兩個吊耳懸吊,下半部罩殼重量(28kg)全部由上半殼體兩側護板承載,一旦兩側上護板出現脫焊、螺栓脫落等問題,則護板將卡在軸上,造成軸頸磨損。該中低壓對輪罩在制造廠焊接工藝不當,焊縫焊接大部分未熔透,焊縫結合強度不夠造成機組運行中兩條焊縫先后開裂,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 2. 安裝單位在現場安裝時對防護罩進行了打磨清理,對焊縫強度產生了不利影響,同時沒有對焊縫認真檢查,也沒有進行加固補焊,是造成此次事故的間接原因。
??? 3. 生產人員技術水平不足,對運行中機組出現的振動大幅變化原因沒有做出正確判斷,雖然咨詢技術服務單位共同分析出機組有碰磨,但沒有分析出對輪護罩脫落碰磨軸頸,特別是沒有認識到可能造成的后果,事故隱患未能及時消除,是造成此次事故的間接原因。
??? 4. 工程管理人員、監理人員技術水平低,設備到貨后未認真驗收,對設備安裝質量把關不嚴,未發現設備存在的缺陷和隱患,是造成此次事故的間接原因。
??? 【防范措施】
??? 1. 機組發生重要異常后,利用技術監控網絡體系及時分析并解決問題,如原因不清則邀請相關科研院所的專家協助分析,加強對參數異常的分析和閉環管理,重點加強對主設備、涉網設備、主要輔助設備的異常分析,及時準確處置,堅決杜絕僥幸思想。
??? 2. 關口前移,機組任何一個零部件驗收入庫前嚴把質量驗收關,不讓任何一個不合格的零部件進入現場,并嚴格按相關標準和作業指導書的要求執行進行設備檢修和安裝,確保質量合格。
??? 3. 利用互聯網和到相關電廠考察學習的機會,收集汽輪機機組異常分析及事故案例,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哈爾濱汽輪機機組內部構造進行再培訓。同時利用機組停機檢修機會對汽缸內部構造對照圖紙仔細學習,并進行拍照存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