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系統無防護,系統死機全廠解列
2000年10月13日,某大型水電廠(裝機6×550 MW。以下簡稱A電廠)因二次控制系統在設計和運行管理方面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運行中發生計算機監控系統死機,造成全廠所有運行機組同時甩負荷。
【事故經過】
2000年10月13日,500 kV A電廠—普提—洪溝一回線路檢修,電廠1—4號機組運行,5、6號機組停運。11時30分機組總出力1014 MW,突然計算機監控系統操作員站和返回屏無任何實時數據顯示,計算機監控系統死機。經現場檢查1—4號機組出口開關均在臺閘位置。總出力降至120 MW,1—4號機組調速器均有小故障信號。A電廠瞬時甩負荷894 MW,系統頻率由50.05Hz急劇下降。11時31分系統主調頻廠B水電廠4×175 MW機組中的1、4號機解列,甩負荷390 MW,系統頻率深幅下降,最低頻率為48.928Hz。A電廠臨時安控系統的就地低頻減負荷裝置(定值為49.2Hz、0.3 s)切除負荷217 MW。低頻率減負荷裝置基本一輪(定值為49.0 Hz、0.3 s)和特一輪(定值為49.0Hz、20s)動作切除負荷363.3 MW,緊急事故拉閘限電264 MW,川渝電網共損失負荷854.3MW。11時46分系統頻率恢復至49.80 Hz,低頻率運行911s;l1時58分,停電負荷全部選出;13時15分,川渝電網恢復正常方式運行。
事故發生前,川渝電網統調負荷5850 MW。發電備用容量800 MW,事故狀態下系統頻率變化曲線如圖1所示,從頻率變化曲線看,A電廠甩負荷后,系統由50.05Hz降至49.069 Hz,A電廠臨時安控系統的就地低頻減負荷裝置動作后,頻率開始恢復,11時31分B水電廠l、4號機因調速系統原因解列,進一步加劇了系統的有功缺額,最低頻率降至48.928 Hz。根據頻率變化曲線,可以估計川渝電網頻率變化特性為(80 MW—110 MW)/O.1Hz。
圖1 事故中系統頻率變化曲線
【原因分析】
1、A電廠甩負荷原因分析
A電廠計算機監控系統供應商為德國ABB公司。1999年,A電廠開發了一套MIS系統,在沒有采取任何網絡安全措施的情況下,將MIS系統直接接入計算機監控系統。MIS系統接入后,計算機監控系統曾出現過系統過載情況。“10.13”事故的表現現象是計算機監控系統IPU過載死機。從系統報管清單中可以看出,在計算機監控系統癱瘓前,報警信息繁多,網絡與節點連接失去信號的報警信息超過40條之多,但是計算機未能保存和打印出事故發生時刻計算機監控系統運行的原始數據資料,據此電廠認為IPU死機是計算機網絡故障所致。
圖2 調速系統的并網信號回路
圖2為A電廠機組調速系統的機組并網信號回路。A電廠500 kV主接線為3/2接線,考慮機組零起升壓開機方式,機組在500 kV GIS開關側有16種并網方式,設計由計算機監控系統的IRJ采集500kV各GIS開關位置信號,進行邏輯判斷后,給出500kV GIS開關狀態復合信號,也就是機組在500 kV GIS開關側的并網信號,與發電機組出口開關合閘位置信號組成與門,然后進至機組調速系統。由此可見,一旦計算機監控系統的GIS開關狀態信號消失,調速系統的機組并網信號也隨之消失,調速系統將返至空載工作狀態。10月13日11時30分,由于計算機監控系統失靈,所有機組調速器無法從計算機監控系統獲得GIS開關的并網信號,調速系統瞬時返回至空載,自動關閉導葉,造成所有機組甩負荷。
2、B水電廠機組跳閘的原因分析
B水電廠I996年12月投運,裝機4×175MW,是四川電網主調頻廠。機組調速系統改造為省公司的重措項目,1999~2000年由某電機廠對1、4號機組的機械柜和電氣柜進行改造,按無人值班電廠標準進行設計,機組調速系統與計算機監控系統實現通訊,并把水頭信號引入調速系統,使導葉空載開度和最大電氣開度限制隨水頭變化而變化。在1、4號機組調速系統改造完畢投入運行時,由于計算機監控系統的改造正在實施,無法實現二者之間的通訊,調速系統無法實現最大功率限制,水頭信號未能引入調速系統,導葉開度限制也不能隨水頭變化而自動變化。廠家根據理論計算將電氣開限-水頭變化關系曲線編制在程序中,并將最大電氣開度整定為80%~100%,且固定在存儲器中。該關系曲線與實際的電氣開限-水頭變化關系曲線不一致。B電廠將具有嚴重功能缺陷的1、4號機組的調速系統投入運行。
事故發生前,B水電廠調頻運行,1號機組有功170 MW,4號機組有功173 MW,當系統頻率大幅下降時,調速系統自動增加負荷,機組調差系數為6%。11時31分07秒,1號機組有功191.1MW, 11時31分05秒,4號機組有功增至195.6 MW,由于調速系統無法實現最大功率限制,機組有功功率嚴重上限,11時31分57秒,4號發電機定子反時限過流保護動作跳閘。11時32分,I號發電機定子反時限過流保護動作跳閘。
【防范措施】
1、A電廠甩負荷后系統的頻率穩定問題嚴重威脅著系統的安全運行,必須增設新的安全控制措施,加強第三道防線的建設,才能保證系統的頻率穩定;同時需盡快制定和落實系統的“黑啟動”方案。
2、A電廠機組調速系統的設計存在明顯的不合理性,調速器的工作狀態完全依賴于計算機監控系統,而計算機監控系統與廠內MIS系統直接連接,未采取任何隔離措施,存在嚴重的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B電廠調速器在功能改造和運行管理上也存在重大缺陷,調速器竟在無最大功率限制的情況下投入運行,直接威脅到機組和電同的安全運行。在“10.13”事故的系統頻率恢復過程中,一些主力水電廠的備用出力無法迅速啟動,其原因均為機組的自動發電控制人為地大大限制了機組功率加減幅度,制約了機組一次調頻能力的發揮。
3、電網運行管理部門應對發電機組的頻率保護、勵磁系統(包括PSS)、調速系統、AGC等二次控制的設計和技術改造進行技術監督,并由發電廠并網調度協議對其提出明確的要求。除此之外,還需要加強發電廠計算機監控系統的技術監督,目前機組運行越來越依賴計算機監控系統,計算機網絡同樣具有安全問題,重要的發電機組調節系統不能完全依賴計算機監控系統,應采用分層控制、集中管理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