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泉市上社煤炭有限責任公司 “10·16” 頂板事故調查報告
陽泉市上社煤炭有限責任公司“10·16” 頂板事故調查報告
2018 年 10 月 16 日 3 時 10 分左右,陽泉市上社煤炭有限責
任公司9306回風順槽掘進工作面發生一起頂板事故,死亡 1人,
直接經濟損失人民幣捌拾柒萬元整(870,000 元)。
事故發生后,陽泉市委市政府領導非常重視,作出重要批示,
對事故調查工作提出了要求。
和《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等有關規定,10 月 16
關單位成立了事故聯合調查組,同時邀請陽泉市紀委監委參加。
事故調查組按照科學嚴謹、依法依規、實事求是、注重實
效的基本原則,通過現場勘察、調查取證、技術分析、綜合認定,
一、 事故單位基本情況
(一) 主體企業基本情況
1.晉能集團有限公司
晉能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3 年 5 月,位于山西省太原市
2
迎澤區開化寺街,注冊資本 360 億元,資產總額 2623 億元。該
公司現擁有煤礦 163 座,生產礦井 67 座,合計產能 7450 萬噸。
山西煤炭運銷總公司成立于 1983 年 12 月 9 日,2007 年 7
月 19 日更名為山西煤炭運銷集團有限公司。2013 年 5 月,山西
煤炭運銷集團有限公司與山西國際電力集團合并重組為晉能集
團有限公司。
安全生產許可證證號:(晉)MK 安證許字〔2018〕GQ088,
有效期從 2018 年 1 月 19 日至 2021 年 1 月 18 日。營業執照統一
社會信用代碼:91140000070450154H,營業期限從 2013 年 04 月
24 日至 2033 年 04 月 24 日。
公司按照《公司法》和法人治理結構,設有董事會、黨委會、
監事會、經理層、紀律檢查委員會、工會委員會等經營管理體系
和法人治理結構。下設有 20 個職能部門、3 個專業管理局,10
個直屬中心。
晉能集團有限公司對下屬礦井的安全管理由煤炭生產管理
個專業管理局的職責為:負責相關專業隱患排查、“三違”分析
深入現場了解所分管專業現場生產情況,及時發現處理作業過程
中的“三違”行為;與其它專業職能部室協調配合,組織綜合性
3
2.山西煤炭運銷集團陽泉有限公司
山西煤炭運銷集團陽泉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陽泉公司)成立
于 1984 年,位于陽泉市桃南北路,屬于晉能集團有限公司的全
資子公司,注冊資本 2 億元。該公司現擁有 14 個子公司。其中:
絕對控股(股份在 51%以上)子公司為:程莊煤礦、燕龕煤礦;
相對控股(股份低于 51%)子公司為:上社煤礦、上社二景煤礦、
保安煤礦;其它類型控股煤礦為上社晉玉煤礦、二景和諧煤礦、
舊街煤礦、鴻泰煤礦、恒泰常順煤礦、恒泰皇后煤礦、燕煤聚銀
煤礦、恒泰新勝煤礦、郊區漾泉煤礦。
目前生產礦井 9 座,總生產能力 1110 萬噸/年;停緩建煤礦
3 座,總生產能力 180 萬噸/年;關閉退出煤礦 2 座,總生產能
力 135 萬噸/年。
安全生產許可證證號:(晉)MK安許可證字〔2018〕GQ051Y2B2,
有效期從 2018 年 3 月 23 日至 2021 年 3 月 22 日。營業執照統一
社會信用代碼:91140300110583980N,營業期限為長期有效。
該公司按照《公司法》和法人治理結構,設有董事會、黨委
會、監事會、經理層、紀律檢查委員會、工會委員會等經營管理
體系和法人治理結構。下設生產指揮中心、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
生產技術部、機電供應部、一通三防部、地測與防治水中心、洗
選加工部、煤炭銷售部、晉煤物流部、聚昇公司等,并管轄盂縣
公司、平定公司、郊區公司。
(二) 煤礦基本情況
4
1.礦井基本情況
陽泉市上社煤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上社公司)地處陽
泉市盂縣南婁鎮北上社村南部,于 1991 年 7 月建礦,2000 年 9
月竣工投產,屬生產礦井,經濟類型是有限責任公司。現開采
9#、15#煤層,設計生產能力為 150 萬噸/年,核定生產能力為
210 萬噸/年,安全管理機構健全,采掘隊組為本礦自有,銷售
為主體企業統一銷售。
該礦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健全,成立了以董事長、總經理為首
的安全生產委員會,設置有六部兩室兩中心,分別為安監部、技
公室、職業衛生辦公室、調度指揮中心、職工教育培訓中心。
該礦董事長李玉金,總經理霍京杰,生產副總經理吳捧貴,
運輸銜接副總經理高長軍,機電副總經理劉富海,安全副總經理
根據山西省煤礦企業兼并重組整合工作領導組辦公室《關于
陽泉市營、盂縣、郊區、平定縣煤礦企業兼并重組整合方案(部
分)的批復》(晉煤重組辦發[2009]52 號),陽泉市上社煤炭有
限責任公司屬單獨保留礦井,隸屬于晉能集團有限公司。
2.礦井開采自然條件
5
井田總體構造形態為一軸向近東西向的褶皺,巖層走向北東,
傾向北西和南東,煤層傾角一般為 5°—15°。礦井井田面積為
12.464km2,批準開采煤層為 9#、15#煤層。
現開采太原組 9#、15#煤層。9#煤厚度 0.85-6.74m,平均
3.55m,煤層結構較簡單,含 0-2 層夾矸。9#煤層偽頂為泥巖和
砂質泥巖,厚度約 0-0.5m;直接頂為砂質泥巖和砂巖,厚度約
為 3.5-18.5m;直接底為砂質泥巖,厚度約 3.9-11.17m,老底為
砂巖,厚度約 5.09-16.97m。15#煤層厚度為 4.35-7.01m,平均
5.56m,煤層結構復雜,含 0-3 層夾矸。9#煤層偽頂為泥巖,厚
度約 0-0.74m;直接頂為 K2 石灰巖,厚度約為 1.16-2.76m;老
頂為砂質泥巖、泥巖,厚度約 5.67-15.75m;直接底為砂質泥巖、
泥巖,厚度約 11.3m;老底為砂巖,厚度約 6.3m。截止 2017 年
底 9#煤層保有儲量 4619 萬噸,15#煤層保有儲量 7703.7 萬噸。
該礦為煤與瓦斯突出礦井,水文地質類型中等,9#、15#煤層自
燃傾向性等級為Ⅲ級,均屬不易自燃煤層,煤塵均具有爆炸危險
性。
3.礦井各生產系統情況
(1)開拓開采系統:
礦井為斜井立井混合開拓,現有五支井筒,分別為主斜井、
副斜井、行人斜井、管道斜井、回風立井。 礦井采用盤區式布
6
置,劃分為 2 個開采水平。其中,一水平標高+970m,開采 9#煤
層,二水平標高+880m,開采 15#煤層。
9#煤層現布置 1 個綜采工作面,2 個掘進工作面;15#煤層
現布置 1 個綜采準備工作面,3 個掘進工作面。
回采工藝均為一次采全高綜合機械化采煤,采用直接垮落法
管理頂板;煤巷掘進方式為綜掘,巖巷掘進為炮掘,支護形式為
錨桿、錨索、錨網聯合支護。
(2)通風系統:
井為主斜井、副斜井、行人斜井、管道斜井,立井為總回風井。
主要通風機為 GAF33.5-21.1-1FB 型軸流式風機,一臺運行,一
臺備用。
(3)供電系統:
地面建有 35kV 變電站,一回路引自劉家村變電站;另一回
為引自南婁變電站。35kV 變電站裝備兩臺 SZ10-16000/35/10KV
型有載調壓節能變壓器。以 10kV 電壓供井下用電,在井下 970
水平、880 水平各建有 1 個中央配電室,均為雙回路供電。
(4)提升運輸系統:
主斜井裝備一部 DTL120/55/4×250S 型帶式輸送機,井下主
運輸為帶式輸送機,采煤工作面采用刮板輸送機,順槽和采區采
用帶式輸送機。副斜井裝備一部 JK-3×2.2/20E 型單滾筒提升機,
7
擔負礦井矸石、材料、設備等物料提升任務。井下共安裝三部架
空乘人裝置,其中行人井裝備一部 RJZ55-35/1800U 型架空乘人
裝置,9#皮帶巷裝備一部 RJHY37-18/1200 型架空乘人裝置,15#
皮帶巷裝備一部 RJKY45-18/2700 型架空乘人裝置。井下輔助運
輸為絞車和梭車。
(5)主排水系統:
井下建有 970 中央水倉和 880 中央水倉。其中 970 中央水倉
主水倉有效容量為 774.68m3,副水倉有效容量為 100m3,安裝 3
臺 MD85-45×3 型耐磨式離心水泵,流量 85m3
/h,揚程 135m。880
中央水倉主水倉有效容量為 1410m3,副水倉有效容量為 1410m3,
安裝 3 臺 MD85-45×6 型耐磨式離心排水泵,流量 85m3
/h,揚程
270m。正常涌水量時 970 中央水倉和 880 中央水倉內離心排水泵
一臺工作,一臺備用,一臺檢修;最大涌水量時兩臺工作,一臺
備用。
(6)安全避險六大系統情況:
井下共布置有 2 個永久避難硐室。其中 9#煤永久避難硐室
布置在 9#煤膠帶運輸大巷與 9#煤軌道大巷之間,可以容納 100
人;15#煤永久避難硐室布置在 15#煤膠帶運輸大巷與 15#煤軌道
大巷之間,可以容納 100 人。礦井配有 KJ90NB 礦井瓦斯監控系
統、KJ251A 型人員定位系統,通訊聯絡系統有 HRD-512 型調度
通信系統、KT199 型井下數字語音廣播系統。供水施救系統和壓
8
風自救系統均在所有避災路線配設有管路,安設了三通和閥門,
工作面配有 ZYJ(C)型壓風自救裝置和 KGS-2 型供水施救裝置。
安全避險“六大系統”運行正常。
(三) 礦井證照
采礦許可證:證號 C1000002009041120012313,有效期 2015
年 11 月 15 日至 2020 年 2 月 15 日;安全生產許可證:證號(晉)
MK 安許證字[2018]GC323Y14B5,有效期 2018 年 3 月 30 日至 2020
年 2 月 15 日;《營業執照》:證號 91140000X02205667P,有效期
2003 年 1 月 23 日至 2033 年 1 月 2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