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保險業可考慮將應急產品常態化 提升企業風險韌性
2019年的這次疫情給了人們許多啟示,特別是對風險、后果損失、風險韌性和保險的思考。
人保財險原執行副總裁王和認為,疫情過后,無論是企業,還是家庭,都需要重新檢視自身的風險,以及風險可能造成的影響和損失,重新考慮和規劃“連續性管理”問題,包括運用保險,打造自身的風險韌性。
將應急產品“常態化”
王和指出,就企業而言,這次疫情帶來的最大問題是“營業中斷”造成的損失。從保險的角度看,通常企業安排“企業財產保險”,這種保險主要是解決企業因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導致的財產損失,通過保險賠償,為企業的災后重建提供資金保障。但在許多情況下,企業不僅要面對財產損失,還有面對在恢復重建過程中的營業中斷損失,即在恢復重建期間,企業不僅沒有營業收入,還要支付固定費用,如房租和工人工資等。有的時候,為了避免供貨合同違約,避免失去客戶和市場,還不得不增加開支,臨時租用廠房設備,確保生產和供貨。因此,從企業的風險充分保障,特別是韌性管理的角度看,不僅需要安排財產保險,還要針對風險可能造成的后果損失,安排營業中斷保險。
但從我國的情況看,由于對風險缺乏專業認識,大多數的企業,也包括一些大型生產性企業,都沒有購買“營業中斷保險”,一旦發生風險,往往就只能是“自我消化”,而這種“自我消化”就使企業基本沒有風險韌性,很容易陷入經營困境。這個問題,對于絕大多數的服務型企業而言,就更為突出,因為,這些企業通常沒有太多的固定資產,屬于“輕結構”企業,相對風險意識就更差,但從這次疫情的情況看,服務行業,如旅行社、餐飲業、娛樂業,特別是其中的中小型企業,承受風險的能力更弱。
因此,在這次疫情后,要從社會層面,進一步強化風險韌性理念的普及,引導企業建立“業務連續性管理”計劃,特別是通過營業中斷保險提升企業的風險韌性。
在抗擊疫情進入了后期,我國全面啟動了復工復產工作,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減少疫情對經濟帶來的不利影響。但在復工復產的過程中,無論是企業,還是政府部門均面臨著如何兼顧疫情防控任務的問題,尤其是復工企業因感染可能導致的損失。為此,一些地方,如海南、寧波、上海和北京等地,地方政府和保險行業合作,由財政出資提供保費補貼,由保險行業成立共保體進行承保,開展了“復工復產綜合保險”,重點保障企業因政府疫情防控要求進行封閉或隔離所導致的在產品損失、員工工資及隔離費用的支出。
在這次抗擊疫情過程中,有數十家保險公司推出了數百款具有營業中斷保險特征的“復工復產保險”,許多保險產品是針對小微和服務型企業的。通過這種保險,不僅為企業解除了復工復產的后顧之憂,不少保險公司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和生物識別等技術,推出了身份查詢、疫情監控和復工管理平臺,不僅為企業提供了復工風險管理服務,還為政府的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利支持。疫情過后,相信許多企業會開始關注營業中斷風險,關注后果損失問題,保險行業要注意引導社會需求,在認真總結開展“復工復產保險”取得的經驗,將應急產品“常態化”,通過營業中斷保險的安排,進一步提升企業的風險韌性。
利用保險分散風險
王和表示,在這次疫情中,外貿企業面臨巨大挑戰,外貿企業要學會利用保險,特別是出口信用保險,分散風險,例如,對于一些尚未付款的訂單,就可能出現在出運前,因買家的各種因素導致拒收和拒付,給外貿企業帶來損失。這類損失外貿企業可以通過出口信用保險的“出運前風險保險”來轉移風險。
疫情導致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延期。近年來,歷屆奧運會均安排了相關保險,特別是“賽事取消保險”,通常的保險責任范圍包括電視轉播權收入、門票收入損失、贊助費波動、廣告費損失、專利費損失、利率或匯率的變動損失。
除了奧運會,這次疫情正值春節,為春節準備的一系列活動,如廟會等,都因這次疫情而取消,這也引發人們的思考,即在組織一些大型的活動和體育賽事,如廟會、演唱會、馬拉松比賽等活動過程中,均涉及大量的前期投入,因地震、臺風、爆炸、傳染病等突發性重大災難和事件的發生,導致不得不取消活動,產生的后果損失是肯定的,這種風險如何解決。從國外的實踐看,通常是由主辦方安排“活動(賽事)取消保險”來解決,因此,通過這次疫情,保險行業應當與相關行業加強合作,通過推廣“活動(賽事)取消保險”分散主辦方的風險,同時,也可以有效保護消費者的利益。
這次疫情,剛好發生在春節長假期間,對許多人的旅游,特別是出國旅游計劃產生了重大影響,人們不得不取消預訂的機票和酒店,因此,蒙受了不小的損失。近年來,保險行業與在線旅游平臺(OTA)開展了合作,在一些出國旅游產品中“打包”進了“行程取消保險”,在這次疫情中,這些保險就很好地發揮了保障旅行者利益的作用。
我國旅游的“行程取消保險”市場巨大。未來,一方面保險行業要開發更加適銷對路和物美價廉的產品,以滿足旅游消費者的需要,另一方面消費者要關注出行取消風險,不僅可以通過旅行社和在線平臺購買保險,也可以為自己安排一種長期的,且包括取消保險的旅行保險。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